春日暖阳、夏日蓝天、路边花开、树上鸟鸣,这些几乎就是当下孩子们生活中全部的自然景观。
研学旅行作为学生在校期间最重大的集体性社会实践活动,被疫情阻隔半年之久。曾经让孩子们放飞思绪的广阔天地,如今是山川寂寞、风景孤独。
孩子们身在家校,思绪却想飞到九霄。至今,疫情风险仍在阻止孩子们研学的脚步,研学旅行课程尚无法现场实施,原有的教育教学计划全部被打乱。
疫情下“研学”新模式
随着学科教学及各种学习活动在线上展开,研究性学习也出现了一种新形态。
入春以来,海淀区研学旅行课题校适应疫情防控形势,在传统实地研学的模式中衍生出“互联网+研学”,创生了各具特色的“云上研学”,形成了新型“研学”模式。
图强第二小学创设了“群星看世界”云研学系列课程,在“云行万里赏自然•奋发图强悦生命”研学发布会上,为学生提供西山森林公园、北京动物园、浙江湖州水乡三地现场直播云游活动。
研学导师的讲解生动有趣,观察角度独特,观察方法多样,为学生打开了观察世界的崭新视角。导师还与同学进行了场外连线,回答了学生们感兴趣的问题。(详见本期内容第2条)
101中矿大分校组织学生“云游苏州园林”,隔屏触摸春天,欣赏古典园林艺术之美,感受中华传统文化。
“云参观香山革命纪念地”,通过一件件文物、一个个故事,带同学们走进一段壮阔的历史,了解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。
通过“北京命脉”云端乡土课程,同学们了解了促使北京城繁荣发展的因素,了解城市发展离不开生态文明,并写下了段段暖心的感悟。(详见本期内容第3条)
育鸿学校运用“云课堂”“云直播”教学方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研学活动。
开展 “走进蜜蜂王国,探秘人间精灵”科普研学活动,在线云参观北京蜜蜂大世界,与养蜂人一起探秘人间精灵家族。
组织师生开展“缅怀抗战英烈,致敬抗疫英雄”爱国主义教育活动,在线云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,聆听抗战故事,缅怀抗战英烈。
组织开展了“在田地间耕种,在实践中成长” 劳动教育课程,在线云参观北京密云蔡家洼基地,感受传统农耕文化,理解农耕的辛劳。
海淀实验中学组织初中学生开启了“徽州空中漫研”和“行旅学研@户外”研学模式,跟着镜头走进徽州,跟着父母探幽京郊森林公园。
统筹使用腾讯会议平台、腾讯课堂以及UMU互动平台实现了教师、学生和家长之间的交流互动。
北林附小开展了“林之特色”六年级鹫峰梅花科普活动,往年是由附小与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携手组织,学生们亲临鹫峰林场体验学习。今年受疫情影响,学校与花卉中心协商举办了“2020第八届鹫峰梅花云科普活动”。
学生们跟着镜头欣赏烂漫山花,随着专家聆听梅花知识讲解,感受着“梅花”诗篇的魅力和高洁的品性。云上研学活动激励六年级学子立志奋发,让他们在小学毕业前不留遗憾。
“云上研学”构建“翻转课堂”